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很小的大醫院,很大的小醫院。

CHPV 安寧緩和認證獸醫師
ESAVS 歐洲獸醫高級學院麻醉學、齒科學、腫瘤學、神經學課程口譯
第46屆傑出貢獻獸醫師
路加動物醫院前院長
(仍在路加動物醫院規律駐診與約定手術)

犬貓慢治療:
https://animal-drkim.blogspot.com/2024/03/care-burden.html

會員課程:
https://dr-kim.tw

當院長的紀錄:
https://lukehospital.blogspot.com/2024/09/next-step.html

【 對毛孩來說,其實不只是拉肚子 】​明天我將出發到日本,參加「2025 希爾思亞洲獸醫論壇」。感謝 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 的邀請安排,今年的主題,是我很期待吸收的資訊——  #腸道菌叢與毛孩健康。​你可能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家毛孩,偶爾就是...
23/06/2025

【 對毛孩來說,其實不只是拉肚子 】

明天我將出發到日本,參加「2025 希爾思亞洲獸醫論壇」。
感謝 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 的邀請安排,
今年的主題,是我很期待吸收的資訊—— #腸道菌叢與毛孩健康。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家毛孩,偶爾就是會拉拉肚子~」

但你知道嗎?
近期獸醫醫學的熱門話題,正在改變我們對「毛孩拉肚子」的看法。

主題就是「腸道」!
研究發現:毛孩的「腸道」健康,不只影響腹瀉,
更和我們每天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息息相關。

最新研究告訴我們,
腸道不只是消化器官,更牽動毛孩全身健康的 #四大軸線:


◾ 1. 腸—腦軸:
原來「 #壓力」也跟腸道有關!

腸道的菌相會影響毛孩的情緒反應、焦慮程度,甚至對壓力的適應力。
對容易緊張、怕聲音、怕陌生人的貓狗來說,腸道保健可能是改善情緒的起點。
​ ​

◾2. 腸—腎軸:
「 #腎病」不只是喝水多與尿尿多

慢性腎臟病的毛孩,腸道菌常常也出現失衡,
而這個失衡會產生更多對腎臟有害的「尿毒素」,進一步加重病情。
除了腎臟飲食與藥物控制外,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也能成為治療的選項。
​ ​

◾3. 腸—皮膚軸:
「 #搔癢」的另一個可能原因

我們常說皮膚是內在健康的反映。
上一週我才剛剛結束 #犬貓皮膚過敏問答精華 的講座,從診斷與用藥的準則來討論;
未來幾天的論壇,我期待能收穫更多新知識分享給毛孩家長們。
因為許多長期過敏或搔癢的毛孩,不只要看皮膚表面,
內在腸道菌的失衡,也可能是背後的「秘密殺手」。
​ ​

◾4. 腸—免疫軸:
「 #慢性發炎」從哪裡開始?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腸道是「免疫系統」的起點。
一旦腸道菌叢失衡,身體會陷入「慢性低度發炎」的狀態,
讓老年毛孩更容易發展成糖尿病、腫瘤、甚至認知退化。



◾論壇之前,我的期待

出發前,我讀了「2025 希爾思亞洲獸醫論壇」研討的內容,也一邊參考最新的期刊文獻。腦袋裡想的是:
未來的診間裡,獸醫師還能做些什麼?

根據最新研究建議,
以往很多我們以為只是「皮膚病」「腎病」「拉肚子」的毛孩,也許獸醫師都可以多一步思考:
是不是該觀察「腸道」的狀態?

動物醫療持續進步,過去我們只能採用糞便鏡檢,
現在已經可以更精準地評估腸道菌相,
例如使用「腸道失衡指數(Dysbiosis Index)」等新工具。
這不只是一種花俏的「新科技」,更是幫助我們更早、更全面了解毛孩健康的方式。


對於老年犬貓常碰到的健康問題( #腹瀉 #認知功能)
以及毛孩的慢性病照護( #慢性發炎 ​ #腎臟病 #皮膚過敏)

我相信:「腸道」是一個重要的「秘密開關」。


希望接下來幾天能帶著滿滿的收穫回來,分享給大家!
(還是大家只想看我分享風景照......🤣)


#你有沒有觀察過毛孩的便便呢?
有的請舉手😎

圖片特別演出:金醫師家的馬克貓


#希爾思 #犬貓慢治療
#毛孩拉肚子 #皮膚過敏
#犬貓腎臟病 #腸道菌叢

最近我的工作重心,大多偏向高齡犬貓的疾病與手術。有時是面對腫瘤該怎麼決定下一步,有時則是討論——老狗老貓牙周病治療的麻醉風險。​另外,也包括那些比較艱難的告別。家屬們的悲傷陪伴,也成為我工作裡的必須。​看似情緒壓力不小的工作中,偶爾也會出現...
23/05/2025

最近我的工作重心,大多偏向高齡犬貓的疾病與手術。
有時是面對腫瘤該怎麼決定下一步,
有時則是討論——老狗老貓牙周病治療的麻醉風險。

另外,也包括那些比較艱難的告別。
家屬們的悲傷陪伴,也成為我工作裡的必須。

看似情緒壓力不小的工作中,偶爾也會出現驚喜!
最溫暖的時刻,往往來自一些久未謀面的家屬,在送別了老毛孩一段時日後,他們領養了新成員。

當他們帶著「毛貝比」來見「金醫師阿伯」,又是一個快樂的新開始!
我們聊天的話題,從不捨的離別,一下子轉到現在要吃什麼、打完預防針可以去哪裡玩。

對話中,我發現「預防針到底該怎麼打才好」,是一個「不分階段的飼主」都想知道的問題。

新手爸媽會問:
每家動物醫院的說法不同,價格也有差異,該怎麼選擇比較好?

資深照顧者也有很多顧慮:
我們家的腎貓真的不能打疫苗嗎?不打疫苗會不會很危險?
得腫瘤的狗呢?適合打疫苗嗎?

此外,之前更有一家優質的狗狗旅館,邀請我去一系列演講。
其中一個題目竟是:「讓我們花一整個下午,專講 #狗狗預防針的眉眉角角 吧!」

這些大量的提問,讓我有了新講座的想法。
希望透過貓咪與狗狗的「必修題庫」,
讓所有需要這方面知識的家屬,可以一次得到完整的資訊。
To be or not to be, no more questions.

我會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提供可信賴的資訊來源,
此外,也整理超過20年的診間問答精華,提供金醫師的「預防針+皮膚過敏」排行榜題庫~

6月講座:
#貓咪的必修課——【預防針+皮膚過敏】一次講清楚
#狗狗的必修課——【預防針+皮膚過敏】一次講清楚
有需要的家屬,連結在留言中,不要錯過報名時間囉!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當答案還不確定,我會怎麼選擇?】——談談力洛犬與力洛貓​◾合作邀請的兩難​最近我的信箱中常常收到不同廠商的合作邀約,有保健食品、有醫療用品,也有各種毛孩生活相關的產品。​收到邀請時,我總是覺得榮幸又感謝,一方面很謝謝對方的肯定,另一方面又...
06/05/2025

【當答案還不確定,我會怎麼選擇?】
——談談力洛犬與力洛貓

◾合作邀請的兩難

最近我的信箱中常常收到不同廠商的合作邀約,
有保健食品、有醫療用品,也有各種毛孩生活相關的產品。

收到邀請時,我總是覺得榮幸又感謝,
一方面很謝謝對方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覺得有點為難。
往往我會考慮一段時間,然後才回信婉謝。

有些廠牌與產品,如果我自己並沒有實際使用經驗,
其實都不太有把握——這適合由我來推薦嗎?


◾推薦之前,「找資料+靈魂拷問」是我的日常

我的習慣是:要敢推薦給飼主,就要有 #足夠的期刊與研究證據。
當然還要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是我的狗、 #我的貓,我會使用嗎?

這一番「找很多資料」加上「靈魂拷問」的過程,往往會讓我的態度變得相對保留。

如果最新的研究尚未形成共識,
我也常常會告訴飼主:「讓我們不要急著下定論,再觀望一下?」


◾力洛犬與力洛貓引起的關注

這也讓我想到近期大家在討論的兩款新藥:力洛犬(Librela)與力洛貓(Solensia)。

這兩款藥物皆為單株抗體,是台灣近年引進的新型止痛針,
針對患有關節炎的狗貓設計,每個月皮下注射一次,就可顯著減輕慢性疼痛、改善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從藥理來說,它們會與體內的神經生長因子(NGF)結合,阻斷疼痛訊號的傳遞,進而達到止痛效果。

這是過去未曾在犬貓上使用的作用機轉,也因此引起了不少討論。


◾臨床經驗的兩面:驚喜與疑慮共存

我曾在課堂上分享過這個藥物的資訊。
當時的結論是:「我還沒有絕對的答案。」

就我所知,台灣有許多獸醫師與飼主,
對力洛犬與力洛貓有非常正面的臨床觀察與使用經驗。

很多因關節痛而幾乎不走動的高齡貓,在施打Solensia後恢復「活跳跳」的行動力;
也有狗狗在使用Librela後不再哀鳴哭哭,甚至願意重新出門散步。

對某些正被關節疼痛折磨的毛孩來說,這樣的止痛效果絕對是令人驚艷的。

我自己也有這些藥物的使用經驗,也真的得到很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打完針以後,貓咪變得愛吃飯,狗狗變得更有精神~)


◾副作用通報讓人擔心

但相對地,這些藥物在國外也累積了不少負面聲音。

根據美國FDA統計:
Solensia 自2022年至2024年間,通報了3,264件貓咪的不良反應;
Librela 自2023年至2024年約一年內,則有約6,000件狗的不良反應通報。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貓咪:搔癢、脫毛、皮膚炎、注射部位不適;
狗狗:注射處紅腫、神經系統異常如走路不穩、抽搐、癲癇、甚至死亡。

尤其是神經系統的副作用,讓許多家屬看到網路消息後,就望之卻步。

的確,如果打個止痛針就會出現癲癇、神經系統異常,
那我想不會有家屬想要冒這個風險。

令人關注的是,目前在美國與澳洲都有飼主準備發起集體訴訟,認為藥廠未完整揭露風險,對「安全性」的宣稱過於樂觀。


◾統計怎麼看?解讀不良反應

不過,這樣的統計數字,也需要用冷靜的角度來解讀。

首先,不良反應通報 ≠ 藥物直接致病,許多通報案件還未經進一步因果關聯分析。
另外,狗的使用族群遠多於貓,因此Librela的案例數較高,也在預期之中。


◾藥廠公開數據

根據藥廠Zoetis碩騰生技回應:
自2021年2月至2024年6月為止,全球施打力洛犬的整體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948%(9.48次/10000次注射)。

不良反應中發生機率最高的為治療缺乏效力(Lack of efficacy):0.017%;
最被矚目的神經症狀分別為:
共濟失調(Ataxia):0.014%、痙攣/抽蓄(convulsion):0.005、輕癱(Paresis):0.0042%。
不論是哪種不良反應,皆屬於罕見級別。

至於力洛貓,並沒有和力洛犬有類似的不良反應狀況;
依照美國FDA公布之數據,整體不良反應發生率約同於力洛犬;
最常發生的不良反應仍為腸胃道症狀(嘔吐/腹瀉/軟便),和非注射部位的皮膚反應(發炎/感染/搔癢)。


◾哪些毛孩需要特別謹慎

藥廠的公開聲明特別提到:
若犬隻目前有下列症狀或是相關病史,在每次施打力洛犬前,請先討論相關益處和風險後,謹慎使用——

- 平衡、癲癇、等神經性問題;
- 無法站立或行走困難、無法排除神經問題時;
- 泌尿系統問題


◾怎麼做決定?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那麼,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要問(就像課堂上許多學生都問我):
「關於力洛犬或力洛貓, #金醫師, #你會怎麼建議?」

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這個「 #對很多飼主來說超級厲害有用」
但是「 #對某些飼主卻代表高度風險」的藥物?

我會回到對自己的「靈魂拷問」:
知道這些資訊後,我願意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有沒有比「不用它更好」的選擇?


◾我的使用原則是這樣的

如果一隻狗狗或貓咪已經因為關節疼痛不願走動,整天悶悶不樂,那牠們確實值得一個能真正改善生活品質的機會。

尤其當其他止痛藥都已經試過、效果不彰,我會願意把這類新藥當成選項之一。

但如果毛孩還年輕、活力充沛、關節沒有明顯退化,
甚至只是偶爾動作慢一點,我就會趨向保留。


◾這一針,有沒有必要?

附帶一提,這類單株抗體藥物並不適合處理手術後的短期疼痛,也不建議使用在七歲以下、還沒有明顯關節退化症狀的動物。
研究中甚至發現,有些原本關節健康的動物,在使用後反而開始出現退化現象。

要想清楚的是:「這一針有必要打」還是「現在其實還不需要」。


◾幾個真實問句,我的回應是…

其實醫學裡有好多「我還沒有絕對答案」的事。
尤其是當正反意見並存、證據尚在累積的階段。

但若你問我,「我的貓關節疼痛到幾乎不吃不動,能不能試試力洛貓?」
我會說:可以考慮。

如果你說,「我的狗狗老到已經沒辦法吃NSAIDs,還有其他選擇嗎?」
我會說:Librela是選項之一。


◾我的處方:充足資訊+誠實的靈魂拷問

這些年來,有太多毛孩家長帶著矛盾又內疚的心情問我:
「金醫師,我這樣選擇,真的對嗎?」

我總是回答:
#如果你有疑慮,不代表你是「太神經質」的飼主,而是你真的很在乎牠。
#如果你選擇一試,為的是讓毛孩有更好的生活,也絕對不是隨便做出的決定。

「知道足夠資訊」再「靈魂拷問」自己——
這是我的方法,也提供給大家。
希望我們都能勇敢跟獸醫師討論,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力洛犬 #力洛貓

感謝剛剛上線聽了三個半小時講座的大家~ #要不是訂了鹹酥雞 #不然會繼續聊下去 #敲碗課會認真考慮 #明天還有犬貓癲癇
19/04/2025

感謝剛剛上線聽了三個半小時講座的大家~

#要不是訂了鹹酥雞
#不然會繼續聊下去
#敲碗課會認真考慮
#明天還有犬貓癲癇

12/04/2025

【牠只是變老,還是已經不舒服了?】
——那些「好像不太對勁」的背後,其實藏著很多毛孩沒說出口的身體變化。

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狗狗貓咪,進入醫學定義中的「老年」。
對毛孩飼主與寵物工作者來說,網路資訊是否可靠?如何成為一個更稱職的照顧者?

學生們敲碗好評重開的【老犬老貓照顧準則】線上講座,報名只到4/17!

把困難的醫學語言,翻譯成好懂好用的知識工具包~
報名由此去:https://dr-kim.tw/courses/senior-care

10/04/2025

【你看過毛孩癲癇發作嗎?】
在毛孩抽搐倒下的那一刻,對毛孩家長和寵物工作者而言,都是壓力極大的時刻。
學生敲碗好評重開的《犬貓癲癇照顧準則》線上講座,
報名只到4/17,錯過就等明年囉!

你正認真尋找資料,學習照顧毛孩癲癇的知識嗎?
報名由此去:https://dr-kim.tw/courses/epilepsy

 #選擇獸醫師時, #你最重視的條件是什麼?​今年,我加入了一個很特別的「獸醫共學計畫」。背後有一群強大的夥伴,在2月份先做了一份調查,幫助我掌握台灣犬貓家長與獸醫師的現況。​​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在寵物家長心中「主治獸醫師」最優先的前三條件...
22/03/2025

#選擇獸醫師時, #你最重視的條件是什麼?

今年,我加入了一個很特別的「獸醫共學計畫」。
背後有一群強大的夥伴,在2月份先做了一份調查,
幫助我掌握台灣犬貓家長與獸醫師的現況。


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在寵物家長心中「主治獸醫師」最優先的前三條件​(複選)是:
1 ​ 專業能力與診斷精準度
2 ​ 可以與飼主有效溝通
3 ​ 可以清楚交代寵物的病情


你發現了嗎?排序前三,
只有第一與「獸醫師的看病能力」有關,
第二第三,都是「醫病關係」。

這讓我們更加確定:
飼主選擇獸醫師時,「獸醫師的溝通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優先考量。


然而,我在《金醫師和貓咪狗狗,每個選擇都幸福》書裡,
曾經寫下一個有趣又矛盾的事實:

許多獸醫系學生當初選擇這個科系,
理由就是「不擅長跟人說話,只要照顧動物就好」😅


同一題的其他選項,還包括了:
- 獸醫師與寵物的互動及態度(60.4%)
- 獸醫師的經驗與背景(47.7%)
- 網路評價很好(10.9%)


如果是你,會想到哪些優先條件呢?


#獸醫共學計畫
#老年寵物獸醫專家群
#我亂取名 #老獸學堂
#期待和大家分享後續的成果

你正認真尋找資料,學習照顧毛孩的知識嗎?​你是認真的毛孩飼主,或是持續進修的寵物工作者,常常面對疾病的壓力,期盼自己能懂得更多,做得更好?​​大家好,我是金醫師,從去年開始,我決定走出診間與手術室,建立〈犬貓慢治療〉知識平台,讓更多來自各地...
15/03/2025

你正認真尋找資料,學習照顧毛孩的知識嗎?

你是認真的毛孩飼主,或是持續進修的寵物工作者,
常常面對疾病的壓力,
期盼自己能懂得更多,做得更好?


大家好,我是金醫師,
從去年開始,我決定走出診間與手術室,建立〈犬貓慢治療〉知識平台,
讓更多來自各地的毛孩家屬,有機會和我直接交流,
聽我分享動物醫療的最新研究與看法。


四月份有兩堂課,是我的學生們,因為錯過敲碗而重開的!

《老犬老貓照顧準則》 4/19(六)19:00-22:00
《犬貓癲癇照護準則》 4/20(日)19:00-22:00


如果,你的毛孩漸漸老了,出現「年輕時不曾有過的問題」;
如果,面對癲癇發作,你的心理壓力超大,毛孩的生活品質急遽下降,該怎麼辦?

歡迎加入這個「 #重度毛孩知識同溫層」XDDD


以下是學生們的回饋:

「金醫師每堂課都會非常有耐心的傾囊相授,任何問題都會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回答。
很欣賞對於金醫師的看診及講課的態度,
像是我是很愛自己上網查資料,甚至看文獻的毛孩家屬,
金醫師這樣可以用討論的方式來解惑且包容度很高的醫師,真的很難遇到!」

「對一般飼主來說,醫學專門課程既有距離感,資源也相對稀少,
很開心能在愉快的氣氛中吸收滿滿的毛孩知識,,
能跟一群都是抱持著能給毛孩更好的生活環境努力的夥伴一起上課,
留言板討論也是很熱烈, 非常棒的醫療知識課程初體驗!」

「金醫師上課認真有條理中不失幽默風趣,三個小時的課總覺得意猶未盡。」


你可能會問:
如果直播時間沒辦法上線,怎麼辦?
沒關係,有回放提供(但是慢工細活需要一點時間剪輯)
讓你可以用適合的時間再學習~


講座連結放在留言裡,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對於老年毛孩與犬貓癲癇,
你最揪心的問題是什麼?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老年犬貓
#毛孩癲癇

大家好,我是金醫師。作為一個陪伴許多毛孩和家屬走到生命終點的獸醫師,我深深體會毛孩離世後,那份無法言喻的哀傷與失落。對我來說,每一個道別,都有著獨特的回憶與感受,無法取代,不能比較。目前,國立中興大學的「全福祉流行病學實驗室」中興大學全福祉...
01/03/2025

大家好,我是金醫師。

作為一個陪伴許多毛孩和家屬走到生命終點的獸醫師,
我深深體會毛孩離世後,
那份無法言喻的哀傷與失落。

對我來說,每一個道別,
都有著獨特的回憶與感受,
無法取代,不能比較。

目前,
國立中興大學的「全福祉流行病學實驗室」
中興大學全福祉流行病學研究室 One Welfare Epidemiology Lab
正致力設計一份名為「伴侶動物心理量表」,
期望幫助更多經歷毛孩離世的家屬,
能更深入地覺察與面對內心的悲傷。

如果您在「最近六個月內經歷犬貓的離世」,
邀請您參與這份有意義的問卷。
我相信,您的回饋,
將成為未來支持無數個毛孩家庭走過哀傷的重要力量。

#問卷連結請點選全福祉研究室專頁
#針對台灣毛孩家屬的心理狀態量表
#敲碗台灣毛孩的理想生活品質量表

《 邀請您參與伴侶動物心理量表測試 》

⬇️ 點選下方連結參與作答
https://owelab.limesurvey.net/496559?lang=zh-Hant-TW

我們是國立中興大學全福祉流行病學實驗室(One-Welfare Epidemiology Lab)的研究團隊,致力於提升人與動物的福祉。

每個人面對伴侶動物的離世,都會有不同的情感與經歷。為了幫助那些在過去六個月內經歷一隻愛犬或愛貓離世的人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受到的影響程度,我們正在設計一份「伴侶動物心理量表」。

如果您在「最近六個月內經歷了一隻身邊的犬貓離世」,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參與這項測試,與我們共同完成這項量表設計。您的寶貴經驗和回饋將幫助我們完善這個量表,並進一步幫助其他在失落哀傷中尋求支持的人們。

【問卷說明】
1. 填答時間:約 20 分鐘。
2. 填答環境建議:請在您感到安全、放鬆且不受干擾的環境中填寫,讓自己可以自在地進行問卷作答。
3. 隨時中止:若您在填寫過程中感到不適或因任何原因想要停止作答,您可以隨時退出。我們也設有儲存功能,方便您日後繼續完成問卷。
4. 隱私與保障:此問卷為匿名填寫,所有資料僅用於研究用途,您的個人資訊將受到嚴格保密,請安心填答。

【感謝您的參與】
感謝您願意與我們分享這段歷程,並一起為伴侶動物失落議題貢獻心力。

作為感謝,我們將提供完成有效問卷的您與動物一份感謝函以及動物失落哀傷主題線上課程、一本動物失落哀傷議題相關書籍:《一隻狗的遺囑》/《退休的貓侍衛》二選一。

請在問卷完成後,填寫回饋表單以提供我們寄送資料與確認參加意願。

※※※※【重要】若您不符合問卷條件,想請您勿填寫問卷,以確保研究之準確性。這對研究者來說真的非常重要,您的小小舉動可能會讓整個研究因此失敗。非常感謝您的善意。

最近讀一篇獸醫期刊,我覺很值得跟大家分享。​Practical Principles of Palliative Care in Veterinary Oncology: Alleviat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A...
20/02/2025

最近讀一篇獸醫期刊,我覺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Palliative Care in Veterinary Oncology: Alleviat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Animal, Owner, and Veterinarian
《獸醫腫瘤學安寧療護的實用原則:減輕動物、主人和獸醫的痛苦》


你發現了嗎?標題就已經劃重點——
當毛孩生重病時,不只動物受苦,
照顧的家屬、甚至提供治療的獸醫師,也都在 Suffer。


從這篇文獻,我整理了三個自己的心得重點:

=============================

1
「安寧,就是沒救了,只能準備安樂?」

◾緩和治療照護不是「 #最後的選擇」,而是「 #提早的選擇」


在毛孩確診腫瘤或慢性疾病時,
無論是家屬還是獸醫師,往往會把所有的心力放在「 #如何治療?」


但其實,我們可以思考另一個問題:「我們的毛孩, #現在過得舒不舒服?」


緩和治療照護絕不等於放棄,而是把對「治癒」的關注,轉向另一個目標:
「 #如何讓毛孩的每一天更有品質」。


這篇2024年文獻指出,當毛孩確診重病時,
若能「 #提早考慮」,甚至立刻開始執行緩和治療與照護,
將能有效減少毛孩的疼痛與不適,讓生活過得更「安寧」
——能做的事,絕不只有延長壽命。


當毛孩生病時,不要只能問自己或獸醫師:「可以怎麼治療?」
還可以問問看:「 #有沒有更舒適的照護方式?」


在我的安寧諮詢中,我常看到有許多家屬不知道該如何作決定。
因為過往,我們面對腫瘤的治療或其他慢性疾病,
好像都只有 1 與 0 兩種選擇
——沒有第三選項。


事實上,醫療進步飛快,更多的選項是存在的!
我們還有 0.9、0.5、0.3......值得考慮。


「緩和治療」在動物醫療上,是打破兩種極端的想法——
不過度積極,也不過度消極。


也就是說,「治療疾病」與「緩和照護」並不衝突。
關鍵是找到一個平衡點——
毛孩不會因為過度治療而痛苦,也不會因為放棄治療而沒有選擇。


當然,不是所有疾病都應該用緩和的方式,
有很多腫瘤的處境,是可以積極面對與治療的~
(就像我喜歡的外科——有機會切除腫瘤,絕對值得一拚)


我的建議:
在醫病溝通時,我們是否有同樣的「目標設定」——
早早開始將「緩和治療」納入討論呢?


=============================

2
「現在該討論的是毛孩的病情,不要談你個人的感受?」

◾ #家屬的情緒,也是一種需要被照顧的「 #痛」


這篇文獻提到一個重要概念:「 #預期性哀傷」。


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毛孩病了,
心裡就已經開始難過、害怕,甚至感到無助。
因為內心開始產生一種「 #預期他即將要離開的模擬情境」。


這種心情,我想很多家屬應該都能理解……


有時候,照顧生病的毛孩並不只是「體力上的負擔」,更是「心理上的壓力」。


我們會焦慮:「到底要不要繼續治療?」
我們會內疚:「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甚至在做出「最後決定」時,我們會有強烈的罪惡感。


焦慮、內疚、罪惡感.......這些家屬端的煎熬,
在醫療過程裡,卻很容易被忽略。


我們必須知道一件重要的事—— #飼主的情緒跟毛孩的狀態是互相影響的。
如果照顧者一直處在焦慮與自責裡——
那麼懂我們的毛孩,豈不會共感呢?
​​

當我們談到「什麼是安寧治療?」希望獸醫師們也能開始學習聆聽。
讓我們對家屬說:「除了照顧生病的毛孩,也不忘記好好照顧自己。」


因為照顧者的內心,都需要有足夠的力量,才能夠陪伴毛孩走得更久,更好。


=============================

3
「我一個人照顧他,有時覺得好孤單......」

◾不只是「一個人」,也許有「 #一個團隊」可以支持


過往的觀念是:生病的毛孩,獸醫師負責醫療,家屬負責照顧。


但其實最新的觀點與作法是:緩和治療與照護是一個「 #跨領域的團隊合作」,
除了獸醫師之外,家屬還有很多其他資源可以運用。


文獻指出,美國獸醫師已開始採用「跨領域的」緩和照護模式,

團隊成員可能包括:
✔ 獸醫師(提供診斷與治療方案)
✔ 心理輔導諮商師(幫助家屬面對內心的掙扎)
✔ 社工師(提供安寧資源與支持)
✔ 動物復健專家(協助毛孩在最後的階段維持舒適度)
✔ 靈性諮商師(幫助家屬找到心靈上的平靜)


這代表什麼呢?
代表——我們不是只能靠自己硬撐!
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專業,可以幫助我們「團隊作戰」,不要孤單面對。


就我所知,台灣目前也有專門幫助毛孩家屬的「 #輔導諮商」單位。
這些跨領域的專業,不但可以實際幫助家屬減輕內心的負擔,也可以讓整個治療的過程更加完善,這一塊是獸醫師們無法做到的。
(實際上獸醫師也沒學過這方面的專業啊~)


除此之外,「 #復健」專業也相當重要。
常常有家屬或學生問我——是否推薦「物理治療」、「中獸醫針灸復健」?非常推薦!
比起單單使用止痛藥,這些跨領域專業服務,在緩和治療照護的研究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


=============================

【 金醫師總結 】

當毛孩病了,我常常聽到獸醫師說「沒有機會了」,飼主才要考慮安寧。

事實上,安寧緩和治療照護,該提供的是治癒疾病之外的「 #更多機會」
——讓毛孩和家屬都「 #過得更好的各種機會」。


安寧緩和治療照護不只是「最後一哩路」,而是「 #中間三哩路」。
提早的討論,提早的介入,可以讓毛孩生命後半場,更有品質。


還有,如果現在的你正在照顧一隻生病的老年毛孩,
請記得——這條路,不要一個人走。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獸醫緩和治療與照護
#犬貓腫瘤
#老年毛孩

「知道我可能會哭,但還是想瞭解跟準備」——《 #狗安寧課》《 #貓安寧課》​新年快樂,我是金醫師。​上一篇貼文後,謝謝許多人留言或私訊「希望開課」, #犬貓安寧緩和 的確是我近年花費投心力入研究的領域。​很感謝大家的回應,在我看診的時光裡,...
14/01/2025

「知道我可能會哭,但還是想瞭解跟準備」
——《 #狗安寧課》《 #貓安寧課》

新年快樂,我是金醫師。

上一篇貼文後,謝謝許多人留言或私訊「希望開課」,
#犬貓安寧緩和 的確是我近年花費投心力入研究的領域。

很感謝大家的回應,
在我看診的時光裡,有太多飼主與我之間的對話,讓我難以忘懷。

有毛孩罹患腫瘤,遺憾地,主人也同樣罹患腫瘤,
我們必須一起想辦法,才能度過每一天;

有的家屬,在毛孩離開了以後,回來掛號找我聊天,
我們又哭又笑,互相說:「他過得很不錯,你也做得很好。」

有家屬遠在台灣南部,為重症的毛孩諮詢,
視訊裡哽咽了一小時,隔天突然出現在我的診間裡;

有家屬拿了毛孩最喜歡的食物送給我;

有家屬把最後時光的照片,一一寄給我。

安寧絕對不是「放棄」,也不是「什麼都要做」。

這一次的課程,
希望有一天,當面臨毛孩「無法治癒的疾病」時,
你將有安定的力量,不慌亂做決定,
也能避免那些「飼主總是感到後悔的部分」。

線上直播講座:
《狗安寧課》 2/8(六)19:00-22:00
《貓安寧課》 2/9(日)19:00-22:00

報名只到2月6日
狗安寧課:https://dr-kim.tw/courses/dog-hpc
貓安寧課:https://dr-kim.tw/courses/cat-hpc

雖然談到毛孩的最後時日,
我們常常「連想不敢去想」...
但是,有些重要的觀念與知識,
真的值得我們深呼吸,先好好「存起來」。

#犬貓慢治療
#金信權獸醫師

「金醫師,你完全搞錯了!」​12月中,我才剛剛結束【 #貓腎病——基礎級 / 進階級】兩堂講座。學生們後續的反應,讓我有了很意外的新發現。​================​在「進階級」講座裡,有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貓咪慢性腎病 CKD 的...
18/12/2024

「金醫師,你完全搞錯了!」

12月中,我才剛剛結束【 #貓腎病——基礎級 / 進階級】兩堂講座。
學生們後續的反應,讓我有了很意外的新發現。

================

在「進階級」講座裡,有個很重要的部分,
就是貓咪慢性腎病 CKD 的「 #共病照護」。

當貓咪罹患腎臟病,
有很多「症狀」和其他的疾病很像,
這導致我們也很容易「誤解」貓咪不舒服的理由。

而結尾,我決定談到「CKD 與 #生活品質」——
當貓咪的慢性腎臟病進入末期,你,會怎麼照顧?

在準備簡報時,我一直很擔心,
怕這個部分的內容,會讓學生感到沈重。
幾經考量,還是決定放進簡報裡,但提醒自己「不要講得太長」。

當貓咪慢性腎臟病確定進入末期,
如果能彼此陪伴的時間,只剩下不到三個月,
我們該怎麼選擇「 #最重要的事」?

我決定限制自己的時間,
10分鐘以內,表達我的看法,說明醫療的選擇。


====================


講座結束隔天,竟有一名學生,
直接掛號,帶貓咪到路加動物醫院來找我。

學生:
「金醫師,我算是理性的人,
但講座最後,你談到生活品質的部分,
我還是忍不住對著螢幕流眼淚了。」

我:
「真不好意思,讓大家有點沈重。
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拿捏,
因為我覺得這個部分很重要,必須讓大家知道,
但又不希望造成太多的難過。」

學生:「金醫師,你完全搞錯囉!」

我:「喔,怎麼說?」

學生:
「我覺得你這部分實在講得太・短・了!
你應該講更多,讓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好好大哭一頓~」


================


事實上,在課後問卷裡,也有不少學生留下類似的心聲:

「謝謝金醫師提到臨終安寧的部分,這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光是看到那一頁眼睛就濕了,但很感謝能聽到這些內容。」


原本我以為提到「臨終安寧緩和」,
會讓飼主陷入失控的憂傷,
卻沒想到,他們告訴我——在這段短短的分享裡,感覺「被療癒」了。

而且,還希望時間拉長點!
​​
怎麼會這樣呢?

我想到最近在研讀的心理諮商文獻,
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悲傷剝奪」,
意思是「不被認可與理解的悲傷」(Disenfranchised Grief)

許多飼主都有同樣的感受——
毛孩生病到離開,帶給自己的難過,
其實不太容易被同事朋友理解,甚至連家人都不一定能有共鳴。

更令人沮喪的是,
原本該是密切互動、給予支持的獸醫師,面對病程進展,也很容易單方面強調——這種疾病就是這樣!
專注於醫療的理論,
卻忽略「眼前的飼主,其實正在難過」。

於是這些不被理解的悲傷,漸漸形成了「內傷」,
日復一日,無法紓解。

在講座裡,學生們的淚海,
我想,是累積了太多「被忽略的哀傷」。


================


◾該怎麼處理哀傷呢?

這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要不然我也不用花這麼多時間讀「靈性諮商」碩士了!)

(補充金醫師目前狀態:
不當動物醫院院長,保持規律看診與演講,
其他全部的時間都在用功讀書)

目前,我都給家屬一個簡單的建議:

「 #找個能理解你的人, #說說你的難過吧!」

就像很多學生告訴我:因為能彼此理解,所以大家都一起被安慰了。

如果,身邊找到一個這樣的人,
也許是你的家人,是你的朋友,
是一位獸醫師,
是一位毛孩美容師,
是一位寵物保姆,
他願意聽你的自責,懂你的內疚,不打斷你的喃喃自語,你是非常幸運的。

你可以排出毒素,讓自己好起來.......就像「 #一顆健康的腎」
(上過貓腎病的學生應該都懂 XD)

聖誕節到了,
誠摯祝福——每個毛孩家屬,都能「 #跟對的人說到話」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聖經箴言17:22)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Address

Taipei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2:00
14:00 - 21:00
Tuesday 10:00 - 12:00
14:00 - 21:00
Wednesday 14:00 - 21:00
Thursday 10:00 - 12:00
14:00 - 21:00
Friday 10:00 - 12:00
14:00 - 21:00
Saturday 10:00 - 12:00
14:00 - 18:00

Website

https://dr-kim.tw/, https://lukehospital.blogspot.com/2024/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金醫師的犬貓慢治療: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