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25
政府縱容詐騙猖獗!金融監管形同虛設,百姓財產流失誰來管?
近年來,詐騙集團橫行無阻,金融詐欺手法層出不窮,而政府卻形同虛設,毫無作為!一連串的案例證明,詐騙組織已經高度系統化、智能化,甚至與金融機構、證券市場緊密掛鉤,讓受害者無法分辨真假,最終血本無歸。政府相關部門卻毫無有效對策,只能事後補救,形同紙上談兵!
1. 詐騙集團精心包裝,讓人防不勝防
以某「投資講課訓練群組」為例,該群組多達63人,每天早、中、晚均有專業的財經課程,甚至提供實體訓練課程,並與助教合影,這種精心包裝的詐騙手法,使人很難不信以為真。更可怕的是,這類詐騙組織已經滲透各大社交平台,讓許多不知情的民眾深陷其中,最後慘遭收割!
2. 名人背書,政府卻不監管?
這些詐騙集團往往會找來網路上赫赫有名的「知名人士」站台,甚至放出郭台銘等企業家的訪談,讓人不禁信以為真。此外,該集團旗下的兩家公司「思睿」與「泰瑞」在經濟部公司登記上仍為「存續公司」,這豈不是等於政府認證的合法公司?政府主管機關對於這類公司是否涉及詐欺,竟毫無查核,任其橫行,等到受害者報案後才來「事後亡羊補牢」,已經為時已晚!
3. 與證交所同步,交易數據洩露?
APP「TradeGo」的交易軟體竟能與證交所的資訊完全同步,幾乎沒有時間落差!這對於熟悉金融業的人來說,簡直令人震驚。這意味著什麼?**證交所的交易資訊是否已經外洩?是否有內部勾結?如果這樣的系統可以讓詐騙組織利用,那麼一般投資人豈不是成為待宰的羔羊?政府對此卻毫無防範,讓人不得不懷疑證交所是否早已被駭?**這種可能涉及國家金融安全的事件,政府竟然完全無動於衷!
4. 銀行提款關懷形同虛設,金管會毫無作為
現行銀行針對大額提款有所謂的「關懷單」,但這根本是形式上的安慰,對詐騙受害者毫無幫助!詐騙集團往往透過恐嚇、洗腦,讓受害者根本聽不進銀行的「關懷」,最後還是照樣把錢提出來,被詐騙一空。我曾在銀行擔任營業襄理,對於大額現金提領,我都會主動申報洗錢,但現在銀行與金管會對此竟毫無改進措施!
政府應該立即制定「大額現金提領管制辦法」,規定民眾若需提領大額現金,需提前2天預約,並由銀行進行進一步審查!此外,對於黃金、大額資金流動,應由主管機關設立更嚴格的認定標準,以防止詐騙集團輕易得手。
5. LINE已成詐騙天堂,政府竟無權監管?
LINE已成為詐騙集團的最佳犯罪工具,然而,我國「數發部」竟對此毫無監管、無權調查?這不是笑話嗎?**所有人上網都會留下IP地址,為何政府還說「抓不到人」?**對比其他國家早已建立強大的數位犯罪偵查機制,我國卻完全無作為,詐騙案件年年攀升,百姓的財產不斷流失,難道這就是政府口中所謂的「數位發展」?
事實上,警方透過傳統的「車手」抓人方式,根本無法有效打擊詐騙,因為詐騙集團已經透過數位化運作,躲在境外、利用虛擬身份、假IP進行犯罪。政府若繼續無所作為,只會讓詐騙案件如雨後春筍般增加,民眾財產繼續遭受掠奪!
結語:政府若繼續擺爛,詐騙猖獗只會更嚴重!
台灣詐騙犯罪已進入「智慧犯罪」時代,而政府的法規與監管機制卻還停留在舊時代,導致詐騙集團橫行無阻。政府如果繼續裝睡、不肯正視問題,不僅國內金融秩序崩潰,國際投資信心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政府應立即展開跨部會行動:
1. 強化金融監管機制,對投資詐欺型公司進行即時查核,防止合法公司成為詐騙工具。
2. 調查證交所交易資訊安全性,防止交易數據被駭客利用。
3. 制定大額提領管制辦法,提高防詐標準,避免銀行成為詐騙洗錢工具。
4. 數發部應主動介入LINE詐騙問題,建立有效的IP追蹤與封鎖機制。
5. 成立專責的「智慧詐騙打擊中心」,整合科技、金融、警察等部門資源,徹底打擊詐騙犯罪!
台灣人民已經受夠了詐騙猖獗、政府無作為!如果政府再不行動,未來將會有更多受害者,更多人失去畢生積蓄,而詐騙集團將繼續壯大、橫行無阻!是時候該有人負責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4T4bmUaxY/?mibextid=wwXIfr
【記者曾佳俊/新北報導】你以為被詐團騙的人都是貪心或不夠聰明?其實不然,在詐團「與時俱進」加上冒用名人短影音的精心設計下,就連擁有雙碩士學歷、31年資歷的銀行女高管也都掉進「假(名人)投資」陷阱,短短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