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先生x東洋獸醫科

小林先生x東洋獸醫科 林士傑獸醫師
畢業於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以及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
具有台灣與日本的獸醫師執照
累積十多年來的臨床經驗
結合中西醫方式治療犬貓各種疾病
並推廣中醫與東洋醫學於動物之應用

[小林知識+🌀望聞問切]❇️ 在傳統中醫診斷中,「望聞問切」是四大診察方法,分別代表視診、聽診、問診與觸診。在獸醫臨床上,這些診斷方法同樣適用。1️⃣ 「望」——視診:從外觀發現異常視診是最直覺的診斷方法,獸醫師會觀察動物的姿勢、步態、體型...
26/03/2025

[小林知識+🌀望聞問切]

❇️ 在傳統中醫診斷中,「望聞問切」是四大診察方法,分別代表視診、聽診、問診與觸診。在獸醫臨床上,這些診斷方法同樣適用。

1️⃣ 「望」——視診:從外觀發現異常
視診是最直覺的診斷方法,獸醫師會觀察動物的姿勢、步態、體型、毛色光澤、眼神及皮膚狀況等。

2️⃣「聞」——聽診與嗅診:細察聲音與氣味
在獸醫臨床上,聽診主要用於檢查心臟、肺部及腸胃蠕動的聲音,而呼吸聲、咳嗽聲與吠叫聲等,也可以提供許多資訊。另外,嗅診則是指嗅聞口腔、耳朵、皮膚、各種分泌物與排泄物之味道,來協助判斷是否有任何異常。

3️⃣「問」——問診:飼主提供的關鍵線索
動物不會說話,因此問診主要是依靠飼主提供的資訊。獸醫師會詢問病史、目前症狀、發病時的情境、平常的生活習慣等等。飼主提供越多細節,獸醫師就可以獲得越多的診斷線索。

4️⃣「切」——觸診:獸醫師的萬能雙手
觸診是獸醫診斷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尚未進行高階儀器檢查的情況下。透過雙手的細緻感知,獸醫師可以藉由把脈與全身觸診,掌握動物的整體狀況。

❇️ 舉例來說,我最常遇到的跛行與癱瘓案例,藉由仔細觸診其實就能大致判斷病因與病灶位置。

1️⃣ 脊椎觸診:由頸椎至尾椎輕壓,每個椎體逐一檢查,觀察是否有疼痛反應。若某段脊椎按壓時動物明顯閃避或發出哀鳴,則可推測該處存在椎間盤病變或神經壓迫。

2️⃣ 肌肉張力:若某側肌肉明顯緊繃或萎縮,可能表示長期代償性壓力或神經受損。

3️⃣ 神經反射:藉由動作測試與刺激腳掌,觀察動物是否有正常反射行為,若遲緩則可能代表神經傳導異常。

4️⃣ 關節活動度:檢查四肢關節活動角度與疼痛反應,以區分是否為脫臼、關節炎或神經壓迫所導致的行動不便。

❇️ 雖然現代獸醫學講求精準科學,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忽略傳統診察方式。「望聞問切」不僅能協助獸醫師初步診斷,還能在某些條件受限的情況下發揮重要作用。

❇️ 透過傳統與現代醫學的結合,獸醫師能夠提供更全面、更個別化的診療方式,確保動物在舒適與安全的情況下獲得最佳照護,提高飼主與毛孩子的生活品質。

#望聞問切 #觸診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狗狗為何攻擊人?]❇️ 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但有時由於驚嚇、保護領域或其他行為因素,或許會突然咬人或攻擊。面對這種突發情況,保持冷靜並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受傷風險,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大部分正常情況下,狗狗...
19/03/2025

[小林知識+🌀狗狗為何攻擊人?]

❇️ 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但有時由於驚嚇、保護領域或其他行為因素,或許會突然咬人或攻擊。面對這種突發情況,保持冷靜並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受傷風險,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 大部分正常情況下,狗狗並不會無緣無故攻擊人類。常見的攻擊原因有以下幾種:

1️⃣ 領域意識:
狗狗對自己的地盤具有強烈的保護性,當陌生人靠近時,可能會發動攻擊。

2️⃣ 驚嚇恐懼:
突如其來的刺激(如大聲尖叫、突然觸摸)可能會讓狗產生防禦性攻擊。

3️⃣ 保護資源:
當狗狗覺得食物、玩具或主人受到威脅時,可能會出現攻擊行為。

4️⃣ 疼痛或疾病:
受傷或生病的狗狗可能會因為疼痛而變得暴躁,甚至攻擊接近的人。

5️⃣ 母性保護:
母狗在保護幼犬時,攻擊行為可能會更加激烈。

❇️ 基於上述常見原因,如果我們能夠注意以下這些原則,就可以盡量減少突然被狗攻擊的機會:

1️⃣ 尊重狗狗的生活空間:
不要突然接近不熟悉的狗,尤其是在沒有主人允許的情況下。

2️⃣ 注意狗狗的身體語言:
如果狗狗露齒低吼、耳朵向後貼緊、尾巴僵硬豎立,表示牠可能處於攻擊模式,應該慢慢後退,避免刺激牠。

3️⃣ 避免直接對視:
對視可能被狗解讀為挑釁,特別是對陌生的狗。

4️⃣ 不要奔跑或尖叫:
突然奔跑或大聲尖叫可能會激起狗的狩獵本能,讓牠追咬你。

5️⃣ 保持冷靜並慢慢移動:
如果狗對你有敵意,慢慢後退,不要背對狗奔跑。

❇️ 當狗狗開始企圖攻擊時,以下步驟可以盡量降低傷害:

1️⃣ 保持冷靜勿驚慌:
冷靜觀察狗狗的動向,避免做出激烈與大幅度的動作,否則可能會激怒牠,讓攻擊變得越來越猛烈。

2️⃣ 使用物品阻擋攻擊:
如果手邊有包包、外套、雨傘或其他物品,可以放在身前,讓狗咬住這些物品而不是你的身體。這樣可以爭取更多時間,等待狗的攻擊衝動消退,或是讓附近的人幫忙驅離牠。

3️⃣ 保護關鍵部位:
如果狗直接撲上來,盡量用前臂抵擋,避免自己被咬到臉部、頸部和腹部這些致命部位。若不幸真的被咬住,儘量不要劇烈掙扎,否則會因拉扯傷口而更加嚴重。

4️⃣ 採取「胎兒姿勢」:
如果狗猛烈將你撲倒在地,請立即縮成胎兒姿勢,也就是雙膝蜷縮、用雙手抱頭、手肘護住臉部、頸部貼地,這樣可以保護身體的致命部位,降低重傷風險。然後持續保持靜止,讓狗認為你不再是威脅,牠可能會停止攻擊。

5️⃣ 謹慎撤離:
當狗稍微冷靜或遠離時,可嘗試慢慢站起來移動,但不要快速奔跑。接著尋找附近的安全區域,例如可爬上的車頂、屋頂或其他室內空間,等待進一步協助。

❇️ 不慎被狗咬傷之後,必須立即進行傷口處理,才能降低感染風險。首先可以使用大量清水沖洗並搭配肥皂清潔,幫助減少細菌殘留。不建議使用酒精或雙氧水消毒,否則可能會刺激傷口而影響癒合。

❇️ 假如傷口持續出血,則需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按壓止血。等血流減緩後,再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並以無菌紗布包紮,然後盡快就醫。若咬傷較深,且十年內未接種破傷風疫苗,就會建議立即施打補強疫苗。

❇️ 最後,呼籲飼主應該要負責教育與妥善管理自家狗狗,確保牠們接受社會化訓練,避免過度攻擊行為。外出時必須使用牽繩,即使是平常很溫馴的狗狗,也可能因突發狀況而做出攻擊行為。唯有透過正確的防護措施,才能減少狗攻擊人的機會,讓彼此持續和平共處喔!

#猛犬注意⚠️ #飼主責任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隱睪症]❇️ 隱睪症(Cryptorchidism)是一種先天性生殖系統發育異常,指的是公犬或公貓在出生後睪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陰囊內,而是停留在腹腔、腹股溝或鼠蹊部其他異常位置。正常情況下,睪丸應該在幼年時期(通常是出生後數個月...
12/03/2025

[小林知識+🌀隱睪症]

❇️ 隱睪症(Cryptorchidism)是一種先天性生殖系統發育異常,指的是公犬或公貓在出生後睪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陰囊內,而是停留在腹腔、腹股溝或鼠蹊部其他異常位置。正常情況下,睪丸應該在幼年時期(通常是出生後數個月內)從腹腔下降到陰囊內,但如果這一過程未發生或發生異常,就會形成隱睪症。

❇️ 根據睪丸停留的位置,可將隱睪症分為腹腔隱睪與腹股溝隱睪。前者是指睪丸仍位於腹腔內,沒有通過腹股溝管。這類隱睪通常無法用手觸摸到,需透過超音波或 X 光檢查確認。後者則是睪丸停留在鼠蹊部的腹股溝管內,沒有進入陰囊,有時可在腹股溝區域被觸摸到。

❇️ 隱睪症的確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研究顯示,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目前已知睪丸在下降過程,受到睪固酮等激素的調控,如果胎兒時期或幼年時期內分泌系統異常,可能會導致隱睪。另外,如果腹股溝管過小或睪丸韌帶發育異常,也可能會阻礙睪丸的正常下降。

❇️ 隱睪症的後續影響,主要是可能會併發睪丸腫瘤,且惡性機率高。隱睪個體的睪丸腫瘤風險比正常個體高 10 倍以上,特別是腹腔內的隱睪。最常見的腫瘤類型包括精母細胞瘤(Seminoma)、間質細胞瘤(Leydig cell tumor)、支持細胞瘤(Sertoli cell tumor)。其中,支持細胞瘤可能分泌雌激素,導致雌性化症狀,如乳腺發育、骨質疏鬆等。另外,隱睪的睪丸更容易發生扭轉,導致血液供應受阻,可能引發劇烈疼痛甚至壞死。

❇️ 針對隱睪症,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異常睪丸,且建議一併進行去勢手術,將兩側睪丸皆移除。如果沒有在早期手術移除隱睪,日後則需要長期追蹤,監測是否有併發腫瘤或扭轉的風險。

#隱睪症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獸醫師職業傷害]❇️ 身為臨床獸醫師,我們的工作是治療動物、安撫牠們的不安,並幫助飼主了解毛小孩的健康狀況。然而,這份職業的背後,除了愛與熱忱,也伴隨著許多外界難以想像的風險與挑戰。❇️ 獸醫師的工作環境複雜,除了來自動物的直...
27/02/2025

[小林知識+🌀獸醫師職業傷害]

❇️ 身為臨床獸醫師,我們的工作是治療動物、安撫牠們的不安,並幫助飼主了解毛小孩的健康狀況。然而,這份職業的背後,除了愛與熱忱,也伴隨著許多外界難以想像的風險與挑戰。

❇️ 獸醫師的工作環境複雜,除了來自動物的直接傷害,還有生物性與化學性危害、長時間勞動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心理壓力的累積。這些職業傷害,不僅影響獸醫師的自身健康,也可能影響我們為動物提供最佳照護的能力。

❇️ 最近恰逢大學學測放榜,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有興趣報考獸醫系的高中生們,能更加認識獸醫師職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充分理解這份工作的辛勞與風險。

1️⃣ 動物攻擊傷害:
獸醫師經常需要處理不安或生病的動物,這些動物可能因疼痛、恐懼或防衛反應而攻擊,導致獸醫師被抓傷、咬傷或踢傷。這些傷口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甚至導致狂犬病或破傷風等疾病。

2️⃣ 生物性危害:
獸醫師的日常,除了直接接觸動物,還必須面對各種體液與分泌物,如糞便、尿液、血液、唾液、肛門腺液、膿液等,這些都可能成為潛在的感染源。

3️⃣ 化學性危害:
在工作中,獸醫師可能會時常接觸到麻醉氣體、化療藥物、消毒劑等刺激性或危險藥物。長期暴露可能影響神經系統與肝腎功能,甚至導致內分泌失調與急性過敏等狀況。

4️⃣ 勞動傷害:
獸醫師的工作不僅需要高度專業知識,更是體力上的挑戰。每天長時間站立、搬運動物、彎腰診療或進行手術等,這些反覆的動作會對骨骼與關節造成長期負擔,導致許多肢體傷害,例如:

🔺腰部椎間盤突出:長時間彎腰或搬運重物(如大型犬)會增加腰椎壓力,久而久之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造成腰痛或下肢麻木。

🔺肌腱炎與腕隧道症候群:獸醫師經常需要重複性使用手腕進行縫合、抓握或按壓等動作,長期下來可能引發肌腱炎或手部神經壓迫。

🔺關節退化與軟組織損傷:經常蹲下、跪地診察動物,會增加膝關節與髖關節的負擔,長期可能導致關節炎或退化性病變。

5️⃣ 心理壓力危害:
除了身體上的勞損,獸醫師也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這份工作不僅要求高度專業判斷,更需面對動物的生死,以及飼主的期待與情緒。

🔺當治療無法達到理想結果時,飼主可能表現出焦慮、憤怒、悲傷等情緒,獸醫師需要承受外界的壓力,並在專業與同理心之間取得平衡。

🔺獸醫的工作雖然是拯救生命,但有時仍無法挽回病情嚴重的動物,長期面對生死議題可能導致情緒疲勞與內疚感。

❇️ 總而言之,獸醫師其實每天都在面對各種風險與挑戰,但我們的目標跟飼主一樣,都是希望讓每一隻動物獲得最妥善的照顧。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獸醫師這份職業有更深入的了解,期待彼此可以更加互相體諒與尊重。

🔺照片為被肛門腺液噴了一身之後的苦笑😅

#獸醫師 #職業傷害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狗貓針灸Q&A]❇️ 隨著動物醫學的進步,許多飼主開始注意到傳統中獸醫療法,尤其是針灸治療。針灸不僅適用於人類,也能幫助許多狗貓緩解疾病與不適。以下這些問題是許多飼主的共同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Q1:狗貓針灸是什麼感覺?...
19/02/2025

[小林知識+🌀狗貓針灸Q&A]

❇️ 隨著動物醫學的進步,許多飼主開始注意到傳統中獸醫療法,尤其是針灸治療。針灸不僅適用於人類,也能幫助許多狗貓緩解疾病與不適。以下這些問題是許多飼主的共同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Q1:狗貓針灸是什麼感覺?
🔺A1:針灸是透過細小的針刺激特定穴位,以調節氣血流動並促進自癒能力。多數狗貓對針灸的感覺是輕微刺癢或輕壓感,且針扎入皮膚後,大部分動物會迅速適應,甚至表現出放鬆、昏昏欲睡的狀態。但有少數敏感的狗貓可能會稍微抖動或有短暫的不適,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Q2:狗貓都會乖乖配合針灸嗎?
🔺A2:許多狗貓在針灸治療過程中能夠保持安靜與放鬆,尤其是在熟悉環境或經過幾次治療後逐漸適應。以我個人經驗而言,大約90%的狗狗以及50%的貓咪都可以乖乖配合針灸。對於容易緊張或躁動的狗貓,可能就會需要使用一些安撫技巧,例如輕柔撫摸、以零食分散注意力等等。

🔺Q3:針灸時飼主需要做什麼協助?
🔺A3:飼主的陪伴對於減少狗貓的焦慮非常重要。在治療過程中,飼主可以輕聲安撫與觸摸,讓牠們較有安全感。某些狗貓可能會因不習慣而想移動,此時飼主可以輕輕扶住,避免影響針灸的進行。

🔺Q4:什麼疾病需要針灸治療?
🔺A4:針灸可用於多種急性與慢性疾病,以下是常見的狀況:
- 關節與神經疾病:退化性關節炎、椎間盤疾病、前庭神經炎等。
- 消化系統問題:腹瀉、便秘、蠕動異常等。
- 呼吸系統疾病: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
- 泌尿系統疾病:尿失禁、慢性腎病等。
- 免疫與內分泌問題:過敏性皮膚炎、內分泌失調等。

🔺Q5:針灸真的有效嗎?
🔺A5:許多臨床研究與案例顯示,針灸能有效減少疼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修復並調整免疫功能。對於慢性疼痛、神經損傷等問題,針灸常被作為輔助療法,與西醫治療相互搭配,能顯著提升動物的生活品質。

🔺Q6:針灸有什麼副作用嗎?
🔺A6:只要針灸手法以及穴道選擇適當,針灸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但有少部分動物可能會出現疲倦或嗜睡、針刺部位輕微出血或瘀青等。這些反應通常是暫時性的,不會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Q7:針灸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A7:其實只要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即可,盡量多休息,建議當天不要洗澡,也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部分狗貓在針灸後會顯得更有活力,或出現短暫的身體變化,如尿量增加、排便頻率改變,這通常是身體調整的正常現象。飼主要確保狗貓有足夠的飲水與適量的食物,以幫助身體恢復。

❇️ 總而言之,動物針灸是一種安全的自然療法,能有效緩解許多疾病症狀,並提高狗貓的生活品質。如果家中毛孩子患有慢性疾病、關節疼痛或其他神經問題,不妨與專業獸醫師討論針灸治療的可能性。透過適當的針灸與西醫治療相互配合,相信毛孩子們能夠享受更舒適、更健康的生活!

#狗貓針灸 #犬貓針灸 #動物針灸
#狗針灸 #貓針灸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趾間炎]❇️ 基本介紹趾間炎是指狗狗趾間部位的皮膚發炎,常見於活潑好動或過敏體質的狗狗。這種疾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狗狗的行動能力,因此飼主應及早發現並妥善治療。❇️ 常見成因引發趾間炎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常見的...
12/02/2025

[小林知識+🌀趾間炎]

❇️ 基本介紹
趾間炎是指狗狗趾間部位的皮膚發炎,常見於活潑好動或過敏體質的狗狗。這種疾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狗狗的行動能力,因此飼主應及早發現並妥善治療。

❇️ 常見成因
引發趾間炎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如下:

1️⃣ 外部刺激:
頻繁接觸粗糙地面(如水泥地、柏油路),或是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以及過多化學物質刺激(如清潔劑等)。

2️⃣ 過敏反應:
包含食物過敏、環境過敏與接觸性過敏。

3️⃣ 細菌或黴菌感染:
過度舔咬趾間或其他外傷造成皮膚受損,並進一步造成各種細菌或黴菌感染。

4️⃣ 寄生蟲感染:
包含疥癬蟲、毛囊蟲等,或是跳蚤與壁蝨叮咬所引起的皮膚炎。

5️⃣ 內科疾病:
免疫系統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皮膚炎),或是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庫興氏症)等疾病。

6️⃣ 行為因素:
壓力或焦慮等原因,導致過度舔咬趾間的強迫行為。

❇️ 常見症狀
🔺紅腫、發炎:
趾間皮膚變紅、腫脹,有時會滲出液體。
🔺搔抓、舔咬:
頻繁舔咬腳趾,甚至啃咬導致破皮。

🔺脫毛、潰瘍:
毛髮脫落,皮膚出現傷口、潰瘍。

🔺跛行或疼痛:
嚴重時,狗狗可能會因疼痛而不願走路。

🔺膿腫或水泡:
若有細菌感染,可能會形成膿包或水泡。

❇️ 診斷方式:
1️⃣ 視診與病史詢問:
了解狗狗的生活環境、飲食、過敏史等。

2️⃣ 皮膚搔刮與顯微鏡檢查:
檢測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如毛囊蟲或疥癬蟲。

3️⃣ 細菌與黴菌培養:
確認是否有細菌或黴菌感染。

4️⃣ 過敏原檢測:
找出可能的食物或環境過敏原。

5️⃣ 血液與內分泌檢查:
釐清是否罹患內科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 治療方式
根據病因不同,治療方式會有所不同,但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方向:

1️⃣ 衛生管理:
維持狗狗腳部乾燥,避免潮濕環境。外出後以清水沖洗腳掌,並用乾淨毛巾擦乾。避免讓狗狗長時間接觸刺激物,如化學清潔劑或粗糙地面。

2️⃣ 藥物治療:
針對局部的趾間皮膚,可以塗抹適量的外用藥膏,幫助消炎以及減少紅腫和搔癢。若症狀嚴重,則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抗黴菌藥、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等藥物。

3️⃣ 行為矯正:
配戴伊莉莎白項圈(防舔頭套),防止狗狗過度舔咬傷口。搭配行為訓練,轉移狗狗的注意力,減少舔咬習慣。

4️⃣ 飼養管理:
若懷疑有食物過敏的問題,可改為餵食低過敏原飲食,如水解蛋白飼料或單一蛋白質食物。同時盡量避免已知的過敏原,如花粉、塵蟎、草地等。

5️⃣ 內科疾病治療:
若趾間炎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庫興氏症等引起,則需對應治療內分泌疾病。

❇️ 注意事項
狗狗趾間炎是常見的皮膚問題,飼主千萬不可大意。預防勝於治療,定期保養與照護是維護狗狗健康的關鍵。如果發現狗狗出現趾間炎的症狀,請儘速前往動物醫院尋求專業獸醫師,藉由妥善治療才能避免病情惡化喔!

#趾間炎 #指間炎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2025門診時間表]❇️ 2025年林士傑獸醫師門診時間如下。門診皆採預約制,敬請盡早於營業時間來電預約!🔺加生動物醫院週一、週四:09:00-12:00、15:00-21:00週二、週五:15:00-21:00週六:09:0...
05/02/2025

[小林知識+🌀2025門診時間表]

❇️ 2025年林士傑獸醫師門診時間如下。門診皆採預約制,敬請盡早於營業時間來電預約!

🔺加生動物醫院
週一、週四:09:00-12:00、15:00-21:00
週二、週五:15:00-21:00
週六:09:00-12:00 (隔週)

🔺聯盟動物醫院-林口文化分院
週三:10:00-13:00、15:00-21:00

❇️ 針灸出診居家醫療仍然持續開放
希望能幫助更多有相關需求的飼主與動物
並且推廣中獸醫學的實際運用
讓大家都有機會來嘗試看看

❇️ 出診區域以台北、新北、桃園為主
出診費用1500元起(視交通距離而定)
針灸費用1800元起(視動物狀況而定)
其他診療項目與時間細節可再詳細討論
歡迎透過FB粉專或是IG私訊諮詢哦~

#針灸出診
#居家醫療
#林士傑獸醫師

2025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新年吉祥🧨㊗️祝福大家平安喜樂嘶嘶如意、蛇麼都好🧧
29/01/2025

2025乙巳蛇年🐍
大年初一新年吉祥🧨
㊗️祝福大家平安喜樂
嘶嘶如意、蛇麼都好🧧

[小林知識+🌀貓咪的線狀異物]❇️ 許多貓咪對線狀物(毛線、縫線、牙線等)情有獨鍾,玩著玩著就不小心吞下去了!有些人會覺得這沒什麼,但其實這是一個可能致命的緊急狀況!❇️ 當貓咪吞入線狀異物時,它可能會卡在某些地方,導致腸道阻塞。隨著腸道蠕...
22/01/2025

[小林知識+🌀貓咪的線狀異物]

❇️ 許多貓咪對線狀物(毛線、縫線、牙線等)情有獨鍾,玩著玩著就不小心吞下去了!有些人會覺得這沒什麼,但其實這是一個可能致命的緊急狀況!

❇️ 當貓咪吞入線狀異物時,它可能會卡在某些地方,導致腸道阻塞。隨著腸道蠕動,線就像一把「隱形鋸子」,一點一點割傷腸壁,甚至造成腸道壞死或是腹膜炎。

❇️ 當貓咪誤食線狀異物,可能會觀察到以下症狀:
🔺嘔吐不止,尤其是乾嘔。
🔺流口水、食慾下降。
🔺腹部痛(貓咪不讓你摸肚子)。
🔺舌頭下有線頭。
🔺肛門處看到線,但貓咪排不出。

❇️ 若有相關疑慮,請盡快前往動物醫院檢查。獸醫師會先檢查貓咪的嘴巴或拍攝X光,看看線是否卡在腸道內。若狀況不嚴重,可以等待讓線自然排出。但如果無法順利排出,則可能需要緊急手術,切開腸道取出異物,以免造成後續其他併發症。

❇️ 常見的誤解:

⚠️ 「看到長長一條,是不是寄生蟲?」
有些飼主發現肛門有細長物體露出,會以為是寄生蟲,其實可能是貓咪吞下的線狀異物!

⚠️ 「線從肛門出來了,可以拉出來嗎?」
千萬不要!強行拉扯可能會讓線切割腸道內壁,後果更加嚴重!

❇️ 預防勝於治療,飼主平常應該把危險物品收好,不論是縫線、毛線、牙線、釣魚線等。逗貓棒等玩具也要注意,避免附屬的細線或小零件被吞下肚。若為平常就有亂吃習慣的貓咪,就更需要妥善監督貓咪的各種行為。

#線狀異物 #貓咪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唾液腺囊腫]❇️ 唾液腺囊腫(Salivary Mucocele 、Sialocele)是由於唾液腺或唾液管受損後,唾液滲漏到周圍組織所引起的問題。滲漏的唾液積聚在口腔或頸部的組織內,形成柔軟且無痛的腫脹,但後續有可能會引發炎...
08/01/2025

[小林知識+🌀唾液腺囊腫]

❇️ 唾液腺囊腫(Salivary Mucocele 、Sialocele)是由於唾液腺或唾液管受損後,唾液滲漏到周圍組織所引起的問題。滲漏的唾液積聚在口腔或頸部的組織內,形成柔軟且無痛的腫脹,但後續有可能會引發炎症和進一步的損傷。唾液腺囊腫多見於犬隻,在貓則極為罕見。

❇️ 唾液腺囊腫根據發生的位置可分為四種類型:

1️⃣ 頸部囊腫(Cervical Mucocele)
出現在頸部上方或下顎周圍,造成頸部腫脹。
2️⃣ 舌下囊腫(Sublingual Mucocele)
出現在口腔內舌頭下方及兩側,形成舌下腫塊。
3️⃣ 咽部囊腫(Pharyngeal Mucocele)
出現在咽喉部位,導致咽部腫脹。
4️⃣ 顴骨囊腫(Zygomatic Mucocele)較為少見,發生在臉頰靠近眼睛下方的位置。

❇️ 唾液腺囊腫通常是由唾液腺或導管的損傷所引起。雖然大多數病例的確切原因不明,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外傷:咬傷、刺傷或撞擊導致唾液腺或唾液管破裂。
🔺感染:唾液腺感染發炎可能導致腺體或管道損傷。
🔺阻塞:唾液管被結石、腫瘤或纖維化組織阻塞。
🔺自發性:有些情況原因不明。咀嚼尖銳物品、使用勒頸項圈、突然拉扯或伸展頸部皆有風險。

❇️ 診斷唾液腺囊腫時,獸醫師會先檢查頭部和頸部的腫脹部位。咽部囊腫可能需要在鎮靜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檢查。接著,會使用細針從腫脹部位抽取液體,進行顯微鏡檢查,以確認診斷並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如膿腫或腫瘤)。必要時,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查,例如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瞄(CT)。

❇️ 針對唾液腺囊腫,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前者包含移除積聚的唾液並觀察是否復發。然而,保守治療成功率低,囊腫通常會在數週至數月內復發,而且反覆引流也可能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因此,全身麻醉後進行唾液腺切除術(Sialoadenectomy)是治療唾液腺囊腫的首選方法。

#唾液腺囊腫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日常+🌀2024年末感恩]❇️ 時光飛逝, #2024年 即將畫下句點。在這一年裡,我們與各位飼主共同經歷了許多故事,見證了毛小孩的成長與堅韌。感謝你們將最珍愛的家人託付給我們,讓我們有機會陪伴你們一起守護牠們的健康與幸福。❇️ 生命...
30/12/2024

[小林日常+🌀2024年末感恩]

❇️ 時光飛逝, #2024年 即將畫下句點。在這一年裡,我們與各位飼主共同經歷了許多故事,見證了毛小孩的成長與堅韌。感謝你們將最珍愛的家人託付給我們,讓我們有機會陪伴你們一起守護牠們的健康與幸福。

❇️ 生命中,每一天都彌足珍貴。或許是牽著毛小孩散步時的那一抹笑容,或是在診療室內攜手渡過病痛的艱難時光,這些瞬間提醒我們,把握當下是何等重要。正是這些細微的點點滴滴,構築了我們與毛小孩之間的深厚羈絆。

❇️ 展望 #2025年,我們依然懷抱希望與使命,期待能繼續陪伴大家迎接更多的笑容與感動。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會以更專業、更用心的態度,為每一個毛小孩提供最好的照護。

❇️ 衷心祝福每位飼主與毛小孩平安健康、幸福快樂。感謝各位一路以來的支持與信賴,也期盼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能一同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林士傑獸醫師

聖誕節快樂🎄Merry Christmas 🎁メリークリスマス🎅 #林士傑獸醫師
25/12/2024

聖誕節快樂🎄
Merry Christmas 🎁
メリークリスマス🎅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改善食慾的中獸醫觀點]❇️ 食慾不振是狗貓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因素所引起。在西醫診斷與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獸醫理論,我們可以從內臟功能、氣血運行、脾胃調和等角度,深入探討食慾不振的根本原因,並提供針灸與中藥的輔助治療,希望能...
18/12/2024

[小林知識+🌀改善食慾的中獸醫觀點]

❇️ 食慾不振是狗貓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因素所引起。在西醫診斷與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獸醫理論,我們可以從內臟功能、氣血運行、脾胃調和等角度,深入探討食慾不振的根本原因,並提供針灸與中藥的輔助治療,希望能夠提升毛孩子的健康。

❇️ 在中獸醫理論中,脾胃是主導消化與吸收的核心,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脾胃功能失調,則會導致食慾不佳。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原因:

1️⃣ 脾胃虛弱:�先天體質較弱、年老體衰,或長期飲食不當,可能導致脾氣虛弱、胃氣不足,表現為食量減少、精神萎靡。

2️⃣ 肝氣鬱結:�因情緒壓力或環境變動,導致肝氣鬱結,肝脾不調,影響胃的受納與消化功能,表現為拒食或食量減少。

3️⃣ 胃陰不足:�體質燥熱,或長期進食乾燥食物,可能損耗胃陰,表現為口乾、食慾不振。

4️⃣ 食滯胃腸:�飲食過量、不當餵食,導致食物積滯胃腸,氣機阻滯,表現為腹脹、嘔吐、拒食等。

❇️ 正所謂:「一針二灸三用藥。」首先,我們可以藉由針灸調節經絡氣血,幫助恢復脾胃功能,改善食慾不振。以下是幾個常用的穴位,居家按摩也會有所幫助,如本篇圖片所示:

🔺中脘穴(上腹部,肚臍到胸骨間正中央):調和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足三里(後腳,膝蓋下方):補益脾胃,強化運化功能。

🔺脾俞穴(背部,第十二胸椎兩旁):調理脾氣,幫助運化水穀。

🔺胃俞穴(背部,第十三胸椎兩旁):增強胃氣,促進食慾。

❇️ 若想要更進一步加強,必須根據毛孩子的體質及症狀來辨證論治,並使用適合的中藥來進行調理。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幾種中藥:

1️⃣ 脾胃虛弱型:四君子湯
補氣健脾,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2️⃣ 肝氣鬱結型:逍遙散
疏肝理氣,調和肝脾,適用於因壓力或環境變動引起的食慾下降。

3️⃣ 胃陰不足型:沙參麥冬湯
滋養胃陰,改善口乾食慾差。

4️⃣ 食滯胃腸型:保和丸
消食導滯,促進胃腸蠕動,適用於積食型食慾不振。

⚠️注意:中藥需由專業獸醫師根據毛孩子體質調配,飼主請勿自行使用。初次服用後,應觀察毛孩子有無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

❇️ 針對疾病所導致的食慾不振,建議先以西醫方法控制急性症狀,後續再輔以針灸與中藥調理。其他慢性問題(如老年犬貓的脾胃虛弱),則可進行長期的中獸醫治療,幫助提升毛孩子的生活品質喔!

#食慾不振 #開脾健胃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髖關節脫臼]❇️ 基本介紹:
髖關節脫臼是指股骨頭從髖臼脫離,通常伴隨關節囊及其他支持結構(如韌帶)受損,甚至可能引發骨折。髖關節脫臼最常由外傷引起,但關節退化或髖關節發育不良也會增加發生風險。❇️ 常見症狀:
髖關節脫臼會引...
03/12/2024

[小林知識+🌀髖關節脫臼]

❇️ 基本介紹:
髖關節脫臼是指股骨頭從髖臼脫離,通常伴隨關節囊及其他支持結構(如韌帶)受損,甚至可能引發骨折。髖關節脫臼最常由外傷引起,但關節退化或髖關節發育不良也會增加發生風險。

❇️ 常見症狀:
髖關節脫臼會引起顯著疼痛,影響受傷肢體的承重能力和運動功能,並可能呈現縮起、內旋或外旋的姿態。大約90%的病例中,股骨頭會向前上方移位,脫出髖臼關節窩。(如同本篇照片所示。)

❇️ 診斷方式:
由於髖關節脫臼可能伴隨其他創傷,因此建議同時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和骨科評估。而髖部X光是診斷的重要工具,檢查時可能需要進行鎮靜或全身麻醉,才能準確判斷脫位方向及關節損傷情況。

❇️ 治療方式:
1️⃣ 非手術復位(閉合式復位):
在麻醉下將髖關節復位,並以繃帶或吊帶支撐位置。然而,某些肢體創傷或腿部結構可能無法穩定復位,故需密切監測後續狀況,治療成功率約為50%。

2️⃣ 手術復位(開放式復位):
手術治療包括將髖關節復位並修復其支持結構,通常需放置額外的支撐植入物以穩定關節,此類手術成功率較高。

3️⃣ 股骨頭切除術:
當髖關節結構不良或損傷嚴重無法修復時,可考慮進行此手術。手術方式為移除股骨頭與股骨頸,形成一個「假關節」。術後通常功能恢復良好,也可以避免再脫位以及植入物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4️⃣ 全髖關節置換術:
使用人工材料替代髖關節,包括人工股骨頭和髖臼。此方式能夠完整重建髖關節功能,但手術費用也相對較高。

❇️ 術後照護:
術後的結構癒合至少需要6到8週,此期間要限制活動並避免劇烈運動。癒合完成後,建議進行漸進性的運動訓練,以恢復肢體的肌肉力量。

❇️ 輔助療法:
在恢復過程中,針灸治療和雷射治療可作為輔助療法,幫助減輕疼痛、改善血液循環及促進組織修復,期望能夠早日恢復良好的運動功能。

#髖關節脫臼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日常+🌀爽爽貓]❇️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貓咪總是一副過得很爽的樣子?而且隨時隨地都很Chill,天生就擁有自由的靈魂,愛來就來,愛走就走。❇️ 貓咪能夠爽爽過生活的原因,我想是因為牠們有一群無條件愛牠的「僕人」——也就是我們。貓咪懂...
19/11/2024

[小林日常+🌀爽爽貓]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貓咪總是一副過得很爽的樣子?而且隨時隨地都很Chill,天生就擁有自由的靈魂,愛來就來,愛走就走。

❇️ 貓咪能夠爽爽過生活的原因,我想是因為牠們有一群無條件愛牠的「僕人」——也就是我們。貓咪懂得簡化生活,抓住快樂的瞬間,讓人類羨慕又心甘情願地伺候著。

❇️ 想要體會一下爽爽貓的生活嗎?那就來看看《爽爽貓X小勞撫--爽爽生活期間限定店》,享受「NO CHILL NO LIFE」的爽感人生!一起CHILL嗨嗨~

爽爽貓 by Second

🔺日期:113/11/13-11/24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4A館(免費入場)
🔺時間:平日 11:00-19:00 / 假日 10:00-20:00

#爽爽貓 #林士傑獸醫師

[小林知識+🌀狗的古今差異]❇️ 門診中,常常遇到一些比較年長的飼主說,他們小時候養狗都隨便養,但狗狗都非常健康。為什麼現代的狗卻這麼脆弱,三不五時就生病呢?❇️ 我認為有許多原因會造成這樣的古今差異。例如在古早時代,狗狗的生活環境艱困,醫...
05/11/2024

[小林知識+🌀狗的古今差異]

❇️ 門診中,常常遇到一些比較年長的飼主說,他們小時候養狗都隨便養,但狗狗都非常健康。為什麼現代的狗卻這麼脆弱,三不五時就生病呢?

❇️ 我認為有許多原因會造成這樣的古今差異。例如在古早時代,狗狗的生活環境艱困,醫療資源也有限,體質不佳的個體,可能會在年幼時就已經夭折。物競天擇之下,能夠順利長大的狗狗,相對之下都擁有良好的體質,因此較不容易生病。

❇️ 另一方面,現代的狗狗反而常常被人為育種,經過大量的選擇性繁殖之後,某些品種內的基因庫逐漸縮小,因此容易出現遺傳性疾病。舉例來說,瑪爾濟斯容易有心臟疾病、博美犬常常氣管塌陷、黃金獵犬常有髖關節問題、法國鬥牛犬則容易呼吸困難等等。

❇️ 隨著社會發展,現代的狗也容易患有文明病,例如長期缺乏運動或飲食過量,導致新陳代謝異常或肥胖問題,進而引發糖尿病、關節疼痛和心血管疾病等等。一旦罹患慢性病,就有可能誘發身體內外各部位的相關問題。

❇️ 雖然感覺健康狀況較多,但近年來狗狗的壽命其實較以往更長,這主要歸功於更好的營養、醫療和照護。不論狗狗天生的基因與體質如何,為了維護良好的生活品質,均衡飲食、充分運動、以及專業的醫療保健都是缺一不可喔!

🔺照片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展示的漢代褐釉陶犬。聽說古代的狗狗外觀跟現代有著不少差異,不知道這隻是什麼品種的狗狗呢?

#褐釉陶犬
#林士傑獸醫師

30/10/2024

Do no harm
有疑慮的東西請三思
正確的刷牙習慣很重要!

[小林知識+🌀天氣變化,腸胃不適]❇️ 秋季的天氣變化莫測,常常有著劇烈的溫差與濕度改變,這些因素有可能會導致毛孩子腸胃道不適,甚至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在最近的門診中,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當氣溫忽冷忽熱時,毛孩子的免疫系統可能...
22/10/2024

[小林知識+🌀天氣變化,腸胃不適]

❇️ 秋季的天氣變化莫測,常常有著劇烈的溫差與濕度改變,這些因素有可能會導致毛孩子腸胃道不適,甚至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在最近的門診中,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 當氣溫忽冷忽熱時,毛孩子的免疫系統可能受到壓力,導致身體的防禦能力下降。腸胃道作為第一道消化吸收的屏障,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某些潛伏的病原體,會趁機進入體內,引發腸胃炎等疾病。

❇️ 在中醫理論中,腸胃道的健康狀況與「脾胃」息息相關。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負責消化食物、吸收營養,並供應全身。當季節變化,特別是秋季氣候變化劇烈時,脾胃往往首當其衝,相對容易失調,這在中醫典籍中有很多相關的描述。

❇️ 中醫理論中,「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外邪,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在季節交替時,氣候的劇烈變化更容易引發外邪入侵,影響脾胃功能。當毛孩子的脾胃虛弱時,外界的寒、濕等邪氣就容易侵襲,引發後續的腸胃問題。

❇️ 因此,在天氣經常變化的時候,應確保毛孩子的居住環境溫暖且乾燥,並減少直接暴露在冷風的機會。尤其在秋季,要避免過度的室內外溫差,以減少對免疫系統的負擔。

❇️ 另外,也可以考慮餵食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材,如山藥、南瓜、馬鈴薯等,幫助保護脾胃。定期補充益生菌也很重要,不但能夠維持腸胃道菌叢的平衡,也能減少消化不良的機會喔!

#換季 #腸胃不適
#林士傑獸醫師

Address

石牌路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小林先生x東洋獸醫科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小林先生x東洋獸醫科:

Videos

Share

Category